top of page

三年级阅读课程总结2017年3月—6月

【课程背景】

这学期我在任阳学校的三年级和育才学校的三年级实践了以“爱”为主题的绘本阅读课程和李欧·李奥尼的绘本阅读课程。

任阳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,在校学生大约150多人,全校6个年级,每个年级一个班。学生来自任阳村,每天放学回家吃饭。育才学校是一所民办寄宿学校,位于永济市城西区小张村。在校学生大约有1500多人,有小学部和初中部。学生基本上来自永济市各个乡镇的农村,吃住在校,每两周放假一次。其中三年级共有三个班,每班大约36人。

【学情分析】

任阳学校的三年级有18人,男生5人,女生13人。男生5人中就有2人学习吃力,一般在课堂不发言,而女生活跃,其中有三五个女生很能说,喜欢主导课堂。

育才学校的三年级有三个班,每班大约36人。也许是寄宿学校,学校以安全为主,每天的课程安排满满的,学生自由的空间较少。对于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孩子很兴奋,如果说有好书读,就更高兴了。课堂上也是积极活跃,偶尔有学生不遵守纪律,就有学生站出来批评制止。

【课程计划】

1、课程目标

  • 在图画书的阅读、聆听、讲述中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、观察能力、想象力及审美力。

  •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阅读的感受,并能把印象最深的内容表达清楚。

  • 采用多种形式,引领学生交流谈论,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,发表自己的见解,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,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。

  • 帮助学生认识“爱”,理解“爱”,并学会“爱”。

2、课程实施

【实施效果】

本学期我尝试了两个绘本主题阅读课程:一是关于“爱”,一个是李欧李奥尼的绘本。从学生的反馈表中发现学生的收获还是很多的。有的反馈到自己的思维灵活了,见识增长了,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。课程实施中我着重从激发兴趣、习惯的培养、各种能力的提升这几个方面做的。

(一)激发兴趣

我们常说: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”一个人一旦对某事产生了兴趣,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,而且会做得更好,并且乐于其中。

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呢?据我的观察、实践和同事们的讨论,我们发现中年级的孩子特别“好动”,注意力不易集中,课堂上如果老师的讲述超过十多分钟,教室里一定是板凳声不断、各种姿势都有。相反,让他们动口、动手去做些事,却非常专注、投入。由此,我们得出结论:中年级的孩子喜欢“体验”。结合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,我在课程设计上采取了一些措施:

  1. 音乐

这学期小杨给我们教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,还有一些乐曲,比如:小鸡舞、花之舞、对拍手等等,这些乐曲节奏感比较强,对于我们这些初学音乐的容易理解,也能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。学习了绘本故事《彩虹色的花》,我们尝试用花之舞的乐曲来表演故事,并创编了故事。

1、大家站成一个圆圈。

2、《花之舞》的乐曲有四句,结合故事内容,每一个乐句大家想一个动作。蚂蚁过河划船、蜥蜴参加宴会跳舞、老鼠摇着扇子呼呼地扇、刺猬身披花瓣冷得发抖、跺脚。

3、大家跟着音乐,串联四个动作一起跳起来。

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一边享受音乐,一边表演故事,每一个孩子都很兴奋。接下来我让大家每人创编一个故事情节,再想一个动作,这样四个故事情节连起来又是一个新的故事。此次活动持续了一节课,孩子们是余兴未尽。

这样的音乐活动既让孩子们“体验”了故事,而且表达能力、想象力、创新能力又得到了发展。

  1. 绘本戏剧

绘本戏剧是一种以绘本为载体的戏剧教育模式,教学一般由建构空间、角色扮演、定格画面、镜子游戏、创编故事等技巧组成,是一种表面上最接近于戏剧排练的学习模式。戏剧活动不是培训表演的,重要的是“过程”。即孩子们在排练的过程中理解角色、理解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、冲突,从中获得对自我和对生活的认知。所以在鼓励孩子大量阅读的同时,运用创作性戏剧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,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。

阅读李欧李奥尼的绘本《小黑鱼》后,几乎每个班的孩子都对海底世界很好奇,结合孩子的兴趣,我搜集了影视《海底世界》和孩子们一起观看。影视结束,大家对大鲨鱼、鲸鱼、石头鱼谈论得津津有味。于是我趁热打铁,每个小组可以用绘本剧中的“雕塑”来表现一种海底生物。虽然是第一次,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、创新能力令人刮目相看,同一种生物,不同的小组,不同的班级做的各不相同。

当孩子们第一次发现李欧李奥尼创作绘本《小黑鱼》使用的是水彩拓印时,觉得不可思议,又想跃跃欲试。我告诉孩子们,如果想尝试水彩画,那你们得准备水彩拓印的实物材料,孩子们欣然答应。准备什么呢?大家绞尽脑汁,从路边的花草树木想到果园的水果,再到菜园的蔬菜,还有家里的玩具……

隔了一周来上阅读课,孩子们已准备好了材料:树皮、石头、葱根、胡萝卜、莲菜、树叶、树枝等等,真是五花八门。看到这些材料,我真有些激动,这可

是孩子们第一次完成我布置的作业,而且百分之百完成。看来,有了兴趣,真是无所不能了。

(二)习惯的培养

儿童期正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。播种一种习惯,就会收获一种性格。所以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,培养习惯不容忽视。

课程结束,学生们写了对课程的反馈,关于习惯方面,已经做到的有这些:

  1. 课前整理桌子。

  2. 先举手再发言。

  3. 当有人发言时,不能插嘴。

4、小组讨论要轮流发言,每个人都来参与。

5、课堂发言要有理有据,不能随意乱说。

还有一些习惯没有养成,需要继续坚持的有:

  1. 小组讨论时要小声说话,不能影响他人。

  2. 当有人发言时,要倾听。

  3. 课堂上不能随意离开座位。 (三)各种能力的提升

1、思维能力

刚接触三年级孩子时,发现孩子们有一个思维习惯:习惯于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。比如:“你喜欢彩虹色的花吗?”“喜欢。”“说说你喜欢的理由。”“因为彩虹色的花乐于助人。”即使有的孩子另有想法,也不敢去说。至于原因,我想一方面是孩子的知识有限,视野窄;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大胆地独立思考。

鉴于此,我鼓励孩子们在阅读课堂上要自由发言,大胆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。从多角度、多方位,多层次地全面看问题,锻炼孩子发散的思维能力。通常我会让孩子预测故事情节、评价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或者提出一些开放类的问题。

学习绘本《花婆婆》,大家开始对花婆婆的评价是善良,有爱心。比如花婆婆无私种花,做了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;给孩子们讲故事。这时我提醒孩子们:“花婆婆还去了很多地方旅行,见识了各地的风俗习惯,交了很多朋友。那花婆婆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”有的说:“见多识广”,有的说:“热情。”对于孩子的回答我给予了肯定,鼓励每个小组讨论花婆婆是个怎样的人。

这是当时一个小组讨论的结果:

大家还真是看到了花婆婆的不同特点。

2、表达能力

农村孩子在家里,接触的爷爷奶奶知识有限,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,再加上孩子们阅读少,习惯使用方言,所以表达能力较差,有时心里明白,用语言却表达不清楚。因此,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是十分必要的。

① 词语的运用

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到的词汇已逐渐增多,我们鼓励孩子学以致用,为其创造良好的表达氛围。

在学习绘本《爱心树》时,有个男生评价故事中的小男孩,说小男孩太贪婪了。当时我就夸这个孩子:“‘贪婪’这个词语用得太好了,太准确了。希望大家多多使用词语,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楚。”接下来又有孩子说到了“依赖”“给予”“贪得无厌”“不求回报”……那堂课我把孩子们说到的词语一一板书在黑板上。从那次以后,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“使用词语”表达,只要课堂上使用,我就会板书在课堂上,这样孩子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,也增强了自信。

现在,词语的板书已成了三年级阅读课的一个亮点。

② 讲述“图画故事”

我们知道,图画书的特点就是图文共同讲故事。文字是故事,图画也是故事。利用图画书的这一特点,我们让孩子们“讲述‘图画故事’”,同一幅图画,不同的人,不同的小组讲述,故事不同,语言表达也不同。

绘本《彩虹色的花》中,有这样一幅图画,没有文字。

学生甲:蜥蜴摘了一片红色的花瓣当作披风,高兴地去参加宴会了。

老师评:把花瓣当作披风,想象太美了;“高兴地”写出了蜥蜴参加宴会的心情,你观察得很仔细啊!

学生乙:蜥蜴摘了一片红色的花瓣披在身上,它心想:“太美了!我的衣服是宴会上最漂亮的衣服。”

老师评:它心想:“太美了!我的衣服是宴会上最漂亮的衣服。”写出了蜥蜴的心里想法,把蜥蜴拟人了,有想象力!

通过说故事,孩子的观察能力、想象能力、表能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的提高。

提高表达能力,无论是“词语的使用”、“讲述‘图画故事’”、还是“写绘作业”,关键是要创造良好的表达氛围,让孩子自信地去表达。

  1. 小组合作能力

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。合作过程中以学生为主,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。有的小组经常会出现“意见不合”。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,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的技巧。

阅读了“李欧李奥尼”的系列绘本,每个小组以介绍一个绘本故事为内容制作一份海报。

我们先看海报内容:介绍一个绘本故事。如果这个绘本你喜欢,我不喜欢,怎么办?有的小组说“石头、剪、布”,有的说“抓阄”。好,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规则,按照规则做事。

海报的设计:介绍作者、故事内容、绘画、剪贴、书写,该怎样分工?

我们看海报《田鼠阿佛》的小组分工:1号负责“作者介绍”,2号负责“故事内容”,另外两人负责剪贴。大家一起商量设计版面。

《鳄鱼哥尼流》海报是怎样分工的?

1号负责“作者介绍”,2、3号负责“故事内容”,他们觉得概括故事内容有点难,两人可以商量。4号负责剪贴。

两个小组看似分工不同,其实也有相同之处:“作者介绍”这一板块简单,可以从老师给的材料中选择、筛选、组织就可以了,留给不爱动脑筋的同学。“故事内容”这个版块需要把故事内容概括出来,让学习好的同学完成。善于绘画剪贴的就负责“剪贴”。这就是一个合作技巧: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。

因此,小组合作的技巧是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。

【课程收获】

1、从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出发设计课程

从课程主题、内容到课程设计、学生能力的培养,都要从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出发,孩子是否有兴趣,有需求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。比如,《团圆》这本绘本,在课程反馈中,这本绘本最受欢迎,更贴近孩子的生活,父母打工在外,期盼爸爸妈妈的回家。

2、设计问题的能力。

三年级孩子的思维发展迅速,独立思考能力、是非辨别增强。这学期的绘本课程中“讨论”是一个重点,这期间也锻炼了我设计问题、追问、引导的能力,追问能力、引导能力有待于继续锻炼,在绘本设计问题方面有了一些经验。

(1)围绕“绘本故事”设计问题

故事人物: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?说说你的理由。

你发现“花婆婆”是一个怎样的人?

故事内容:花婆婆一生做了几件事?各是什么?

《爱心树》中小男孩向大树都索取了什么?

故事主题:《团圆》中,毛毛喜欢硬币吗?为什么爸爸临走时要送给爸爸?

你觉得对毛毛来说,什么最重要?

(2)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问题

《彩虹色的花》中,孩子们赞叹彩虹色的花乐于助人,很喜欢,有的还举出了生活中的事例。我也希望孩子们乐于助人,那是不是人人有难时都要去帮助呢?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:当陌生人有困难时,你会帮助吗?说说你的理由。我设计这个问题,希望孩子们在乐于助人的同时,生活中学会是非辨别,有自我保护的意识。

【下学期思考】

1、好书推荐给孩子,让孩子自己去阅读。

阅读“李欧李奥尼”的系列绘本,我发现孩子喜欢自己独立去阅读,而且也看得认真。

2、激发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兴趣,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心。

3、设计课程目标、能力的培养要分阶段分小步进行,确实做到有效果。


English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